次战役而成名的中国将军冯子材击败,并乘胜追击,重占谅山,进逼东京(河内)这对于一向习惯于胜利的法国,是一个人心震动的打击,消息传到巴黎的明日,法国内阁倒台。
就在这种情况下,中法接受调停,签订《越南条约》承认《李福协定》但取消中国是越南宗主国的条款,越南从此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虽然被迫放弃越南,但中国已尽了宗主国应尽的力量,没有逃避。——当时,越南的嘉隆王朝政府,跟中国的清王朝政府,同等的腐败和同等的无知,对外国只一味的闭着眼睛。这时候距鸦片战争已三十年,清政府应该了解通商贸易的本身,并不是一件罪恶,应该鼓励越南接受。不去这样做,却去帮助越南利用乌合之众的黑旗军阻挠红河通航,即令阻挠成功,对于已经土崩瓦解的越南危局,实质上也没有补益。幸而中国乘着谅山的胜利,立即和解,否则法国非常有可能继续占领台湾、澎湖,造成割让的事实。
十三自强运动本世纪(十九)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是一个划时代的战争,然而清政府的皇帝和官员却把它当作历史上跟外国作战的一个普通战役,胜败乃兵家常事,算不了什么,中国虽然打了败仗,只不过一时的挫折,格言上说过,有小屈必有大伸,一旦具有无限权威的皇帝赫然震怒,大展雄威,重张天讨,那些夷狄丑类,仍将匐匍在王师脚下。可是紧接着六十年代英法联军攻进北京,满洲权贵们亲身挨到巨棒,尤其是签订《北京条约》的奕訢,这位青年亲王首当其冲,受的刺激更大,这促使奕訢处于领导一项发奋图强运动的地位。英法战争结束的次年(一八六一)皇帝奕囗逝世,六岁的儿子载淳坐上皇帝宝座,载淳的母亲那拉兰儿以皇太后的身分临朝,由奕訢主持政府(官衔是“恭亲王·议政大臣·军机大臣”他遂得以实行他的主张。
没有人反对发奋图强,问题是如何发奋图强。鸦片战争时,英国只不过出动军队二千余人;英法联军时,两国也不过出动军队一万余人,竟把拥有四亿人口,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打得落花流水。奕訢跟汉人中若干掌握实权的官员曾国藩、李鸿章之辈,恍然大悟,认为西洋人的政治不如中国,唯一比中国高明的,不过“船坚炮利”罢了。中国只要也船坚炮利,就可以制服英法诸夷。至于如何才能船坚炮利,则只要采取下列三项措施就能达成目的:一向西洋购买军舰大炮。
二中国自己设立工厂制造军舰大炮。
三派遣留学生到西洋各国去学他们的本领。
唯一的问题是,深恐西洋那些夷狄对军舰大炮的建造使用方法,秘密不肯传授;但当发现那些夷狄不但肯传授秘密,而且还热心的传授时,不禁大为惊喜。于是,自强运动就在上述的理论基础上,积极推动。从六十年代英法联军战争结束,到九十年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三十五年之间,我们用下表说明清政府的主要措施:自强运动最重要的是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它是英法联军打进首都北京后的新生事物。过去各国只能跟清政府指定的边疆地方官员交涉,像俄国只能跟库伦(蒙古乌兰巴托)的办事大臣,欧美各国只能跟广州的两广总督交涉。清王朝中央政府只有一个藩属事务部(理藩院)处理藩属国的事务。即令在鸦片战争之后,仍然如此,所以英法修约之议初起时,两广总督叶名柢不见面,英法连谈话的对象都找不到,才决定改用武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表示清政府终于在心理上承认世界上尚有平等地位的国家。它等于现代的外交部,但外交不过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事实上它是自强运动总司令部,奕訢是最高统帅,稍后出任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河北省)总督的李鸿章,则是总执行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推动的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各种前所未闻的崭新业务,诸如:一教育自强运动需要通晓外国语文的人才,同文馆(外国语学校)不仅培植语文人才,除了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个学系外,同时还培植科学人才,有天文系、化学系、地质学系、格致系(物理学系)、医学系,是近代国立大学的雏型。
二海关这本应是财政部(户部)的事,现在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持,聘请英国人当海关的首长,称“总税务司”沿海沿江口岸和沿边商埠,所有对外贸易的税收,留下十分之三作自强运动的经费,其他十分之七缴入国库。
三海陆军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又是海军部兼陆军部。海军舰队、船只、军港,和海军附属单位,如军械局、造船厂、海军军官学校,全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陆军军官学校、炮台要塞,新的陆军训练,以及海陆两军一切向外购买武器事务,也都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当时的国防部(兵部)几乎成了一个不重要的机构。
四其他不仅仅上述的那些而已,其他像矿产开发、铁路、电线、轮船、国内和海外航线、工业工厂之类,凡是跟船坚炮利有关的,甚至虽然无关,但只要跟外国有关,就都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持。
因为自强运动主要的形态是军事的西洋化,和跟东西洋各国的洋人打交道,所以也被称为“洋务”大量金钱投下来,中国不久就在外貌上呈现出一种金碧辉煌的场面,新式海军阵营堂皇,战斗力强大的北洋舰队最先成立,另外还有三支比较小的舰队,即南洋舰队、粤洋舰队和1884年在闽江口被法国全部击沉的闽洋舰队,拥有号称世界第七位海权大国的巨舰巨炮,本世纪(十九)七十年代之后,中国在世界上虽已不是超级强国,但
就在这种情况下,中法接受调停,签订《越南条约》承认《李福协定》但取消中国是越南宗主国的条款,越南从此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虽然被迫放弃越南,但中国已尽了宗主国应尽的力量,没有逃避。——当时,越南的嘉隆王朝政府,跟中国的清王朝政府,同等的腐败和同等的无知,对外国只一味的闭着眼睛。这时候距鸦片战争已三十年,清政府应该了解通商贸易的本身,并不是一件罪恶,应该鼓励越南接受。不去这样做,却去帮助越南利用乌合之众的黑旗军阻挠红河通航,即令阻挠成功,对于已经土崩瓦解的越南危局,实质上也没有补益。幸而中国乘着谅山的胜利,立即和解,否则法国非常有可能继续占领台湾、澎湖,造成割让的事实。
十三自强运动本世纪(十九)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是一个划时代的战争,然而清政府的皇帝和官员却把它当作历史上跟外国作战的一个普通战役,胜败乃兵家常事,算不了什么,中国虽然打了败仗,只不过一时的挫折,格言上说过,有小屈必有大伸,一旦具有无限权威的皇帝赫然震怒,大展雄威,重张天讨,那些夷狄丑类,仍将匐匍在王师脚下。可是紧接着六十年代英法联军攻进北京,满洲权贵们亲身挨到巨棒,尤其是签订《北京条约》的奕訢,这位青年亲王首当其冲,受的刺激更大,这促使奕訢处于领导一项发奋图强运动的地位。英法战争结束的次年(一八六一)皇帝奕囗逝世,六岁的儿子载淳坐上皇帝宝座,载淳的母亲那拉兰儿以皇太后的身分临朝,由奕訢主持政府(官衔是“恭亲王·议政大臣·军机大臣”他遂得以实行他的主张。
没有人反对发奋图强,问题是如何发奋图强。鸦片战争时,英国只不过出动军队二千余人;英法联军时,两国也不过出动军队一万余人,竟把拥有四亿人口,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打得落花流水。奕訢跟汉人中若干掌握实权的官员曾国藩、李鸿章之辈,恍然大悟,认为西洋人的政治不如中国,唯一比中国高明的,不过“船坚炮利”罢了。中国只要也船坚炮利,就可以制服英法诸夷。至于如何才能船坚炮利,则只要采取下列三项措施就能达成目的:一向西洋购买军舰大炮。
二中国自己设立工厂制造军舰大炮。
三派遣留学生到西洋各国去学他们的本领。
唯一的问题是,深恐西洋那些夷狄对军舰大炮的建造使用方法,秘密不肯传授;但当发现那些夷狄不但肯传授秘密,而且还热心的传授时,不禁大为惊喜。于是,自强运动就在上述的理论基础上,积极推动。从六十年代英法联军战争结束,到九十年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三十五年之间,我们用下表说明清政府的主要措施:自强运动最重要的是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它是英法联军打进首都北京后的新生事物。过去各国只能跟清政府指定的边疆地方官员交涉,像俄国只能跟库伦(蒙古乌兰巴托)的办事大臣,欧美各国只能跟广州的两广总督交涉。清王朝中央政府只有一个藩属事务部(理藩院)处理藩属国的事务。即令在鸦片战争之后,仍然如此,所以英法修约之议初起时,两广总督叶名柢不见面,英法连谈话的对象都找不到,才决定改用武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表示清政府终于在心理上承认世界上尚有平等地位的国家。它等于现代的外交部,但外交不过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事实上它是自强运动总司令部,奕訢是最高统帅,稍后出任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河北省)总督的李鸿章,则是总执行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推动的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各种前所未闻的崭新业务,诸如:一教育自强运动需要通晓外国语文的人才,同文馆(外国语学校)不仅培植语文人才,除了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个学系外,同时还培植科学人才,有天文系、化学系、地质学系、格致系(物理学系)、医学系,是近代国立大学的雏型。
二海关这本应是财政部(户部)的事,现在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持,聘请英国人当海关的首长,称“总税务司”沿海沿江口岸和沿边商埠,所有对外贸易的税收,留下十分之三作自强运动的经费,其他十分之七缴入国库。
三海陆军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又是海军部兼陆军部。海军舰队、船只、军港,和海军附属单位,如军械局、造船厂、海军军官学校,全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陆军军官学校、炮台要塞,新的陆军训练,以及海陆两军一切向外购买武器事务,也都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当时的国防部(兵部)几乎成了一个不重要的机构。
四其他不仅仅上述的那些而已,其他像矿产开发、铁路、电线、轮船、国内和海外航线、工业工厂之类,凡是跟船坚炮利有关的,甚至虽然无关,但只要跟外国有关,就都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持。
因为自强运动主要的形态是军事的西洋化,和跟东西洋各国的洋人打交道,所以也被称为“洋务”大量金钱投下来,中国不久就在外貌上呈现出一种金碧辉煌的场面,新式海军阵营堂皇,战斗力强大的北洋舰队最先成立,另外还有三支比较小的舰队,即南洋舰队、粤洋舰队和1884年在闽江口被法国全部击沉的闽洋舰队,拥有号称世界第七位海权大国的巨舰巨炮,本世纪(十九)七十年代之后,中国在世界上虽已不是超级强国,但